返回

机械伤人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06章 号避难所和黎明堡垒的第一次交流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相关研发工作。我相信这些资料在堡垒里应该更为完整。她们在生物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初见成效,尤其是生物改造技术,这无疑是一项划时代的技术突破。仅仅通过我的口头描述,你们可能无法感受到它带来的震撼。我这里有一些她们的作战视频,你们可以观看以获得更直观的了解。”

    几段影像播放在大屏幕上,第一段是朱烈和张磊对决,视频全程朱烈这个女人一直被打,张磊的每次拳击都是势大力沉,打在朱烈凹凸有致的身体上砰砰直响,但是朱烈的脸上一直是提不起兴致的表情。

    有些人看的眉头直皱:“这能说明什么?特别耐打?”

    李志强回应道:“你先别着急慢慢看吧。”

    视频开始加速,很快他们就看到张磊在长时间的战斗中体力耗尽,而朱烈神色如常。

    这让一些懂得格斗的人员看出来一点端倪。

    李志强没等他们开始讨论就开始播放第二段影像,朱烈对阵动力装甲,和上面明显看出朱烈心不在焉的情况不同,在战斗爆发的一瞬间朱烈以极快的速度,将沉重的动力装甲压倒在地并且发起狂暴攻击,硬生生的把动力装甲打入土里几分时,会议室的所有人瞳孔不自觉的放大。

    有些人还情不自禁的喃喃道:“这...这不可能吧,一个女人,还是一个没有接受过任何格斗训练的女人,只靠蛮力就压制了动力装甲?!这怎么可能!动力装甲的出力可是有2吨的出力呀!”

    在他惊讶期间加快的视频来到尾声,在看见朱烈浑身响起尖锐之声并且一拳将动力装甲,击飞并在外挂胸甲上留下明显的拳印后跟上被震撼的说不出话来,他则是本能的喃喃道:“怪物......”

    然后第三,第四段战斗影像播放,朱烈和赤刃强悍的表现让在座的各位沉默不语。

    影像播放完毕李志强没有出声等待着各位消耗信息。

    会议室的各位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,仅仅是片刻的功夫就开始讨论道:“看来331号避难所已经完全掌握了那些生物科技,而且还开发出来一项很强大的人体改造技术,她们价值又增加了。”

    李志强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交待出来,然后结束视频,他相信这些人看得出331号避难所的价值。

    会议室的人有可能性格冲动了些,但是在重大决策中他们可不会意气用事:“既然如此,就同意她们的物资申请吧。不过她们这么有实力,这批物资也不能白拿,让她们进行物资交换吧。”

    只是另外的一个人开口道:“先等一下,这份物资清单里有运输机,她们不会想要绕过黎明堡垒,自己和其他避难所联系并交换物资吧?如果是这样,我们在交易中的地位会降低。毕竟活性抑制器是刚需,所有避难所都会要的。”

    这种猜测让会议室中的人再次陷入沉默,所有人都在仔细的浏览物资清单,琢磨片刻他们发现清单一些问题,运输机她们只要一架,但是却把所有种类的飞机都要一架,她们想干什么?开飞机展览会吗?

    而且还特意表示要一架被标记为退役的老式战斗机,这更让人搞不明白她们在想什么。

    对此有人开口道:“一架运输机?哪怕是最大的型号一次运载量也就几百吨东西,对一座避难所来说有些少了,而且她们也没有要最大的运输机,我们完全可以给个小型号。”

    对此大家议论纷纷,现在的问题就是运输机的这件事卡住了,给了运输机331号避难所就有了和其他避难所交易的能力,而她们手里都是好东西,其他避难所不可能拒绝,这让会让黎明堡垒对331号的控制度大幅度下降。

    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,如果在和平时期,这类的事情绝不可能发生,军队控制权和当地政府系统是分开的,各地的军队都要听从中央政府的指挥,当地政府是不可能脱离中央政府。

    只是灾难降临所有的避难所都被变异生物分割,成为一个个独立的系统,军队和政府都有高层掌握,形成了一个个小型国家。

    黎明堡垒对它们的控制力度大幅度下降,这能凭借着物资调控来控制其他避难所,而这种控制他们也知道非常有限,时间越长黎明堡垒对其它避难所的控制力度越低。

    显而易见的是,这场灾难不会在短期内结束,国家的分裂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。

    会议室还在激烈的讨论,对于要不要给的问题大吵特吵,就这样几个小时过去了。

    最终有人说道:“我们这么吵来吵去也不是办法,大家都怕331号失去控制,但是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强制控制手段了,与其把331号逼成仇人,不如拉拢她们。”

    这话一出顿时引来反驳:“让我们人类最后的防线和希望,黎明堡垒去拉下身段拉拢一个研究性质的避难所,这怎么可能!”

    “现在已经是紧急关头,高低之分已经不再重要。难道你不知道,此时此刻正有无数人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吗!”

    沉默了许久之后,黎明堡垒的一位核心成员终于发言:“张部长的观点是正确的,

第106章 号避难所和黎明堡垒的第一次交流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